QQ登陆
微信登陆
微博登陆
在线时间:8:00-16:00
400-123-4567
蚂蚁互联APP
随时掌握企业动态
扫描二维码
关注蚂蚁互联公众号
名德厚,字耕望,桐城罗岭人,著名历史学家,在学术界有普遍的高度评价。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,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,耶鲁大学客座教授。1970年当选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。 ...
严耕望(1916—1996),名德厚,字耕望,号归田,桐城罗岭人,著名历史学家,以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研究蜚声史坛。严耕望师从国学大师钱穆,是钱穆先生最欣赏的弟子。 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。曾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、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、中国文化研究所、新亚研究所研究员、教授。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,耶鲁大学客座教授。1970年当选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。著有《唐代交通图考》、《唐仆尚丞郎表》及成名作《秦汉地方行政制度》等专书共7种,论文40多篇。以治学方法严谨闻名,被余英时称为“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”。所著《治史三书》至今畅销,是高校历史系入门学习书籍之一。1996年10月9日于台北忠孝医院因脑溢血逝世,享年80岁。严耕望生性谦逊,在《唐代交通图考》的序文中便自言:“当代前辈学人晚年著述,往往寄寓心曲,有一‘我’字存乎笔端。余撰此书,只为读史治史者提供一砖一瓦之用,‘今之学者为人’,不别寓任何心声意识。"严耕望在学术界有普遍的高度评价。如余英时在悼念文章中就称他为"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"。
评论
一手信息资讯权掌握尽在蚂蚁互联